2,773 次 admin 新闻资讯
工信部近日发布1-5月份装备工业增加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发电设备降幅趋缓,而风电机组生产成倍上升。1-5月,发电设备产量同比下降23.2%,降幅比一季度减缓2.3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同比增长5.68倍,5月份增幅仍高达1.96倍。可以说,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市场激烈竞争初现
“广大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还没来得及充分享受春天的温暖,就已经感到了冬天的气息。”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刚刚举办的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上做出的判断。
据张相木介绍,2008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为620多万千瓦,呈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从2004年的6家急剧扩张到2008年的70多家。目前为止,只有约20家有成熟产品下线,其他企业还在建设和产品试验阶段。到2010年,目前的70多家企业按现有规模全部建成,产能完全释放后,风电机组制造企业面临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风电设备市场也必将迎来残酷的买方市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指出,前两年在中国风电设备供应情况是供不应求,而到今年已经显示出供过于求状态。他算了这样一笔账:“即使到2020年要达到装机1.5亿千瓦的话,平均每年也只有1200万千瓦容量,而现在按照计划产能,谁要进来起码有30万—50万千瓦每年产量,才有规模效益,这样加起来就有3000万—4000万千瓦,在国内市场肯定容不下去,国际市场恐怕也不行。”
东兴证券的分析师周宏宇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激烈的市场竞争必将使一些中小企业落入劣势,甚至是被淘汰。 面对各个企业投资风电装备制造业的热情,他认为,首先应该是提高自己技术水平。他对《中国能源报》的记者说,“只有拥有一定的经验,产品质量能够挣得一席之地的风电企业才能从目前的市场上获益。”
政府引导健康发展
在风电装备制造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即将到来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家该实行怎样的政策,使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是如今业内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
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认为,对政府而言,做好风电发展规划是重要的。他说:“政府应该是要把风电发展规划做好,这点很重要,中间不要有很大的变化,而且每个省、每个区域这一方面,都应该做好。”
周鹤良同时指出,风电装备政策也要制定好。他建议有关部门在大幅度调高风电发展中长期目标的同时,也应相对制定风电装备产业到2020年分阶段发展的发展目标,明确市场容量,避免盲目投资。他说:“我们2011年开始就12个五年计划,12个五年发展是什么水平?到2020年这个阶段发展是什么水平?政府要有引导。”
张相木也表示,目前,工信部与国家能源局等相关管理部门目前正研究制定规范风电投资市场,完善风电设备产品标准及质量认证体系的相关政策。
周鹤良同时谈到了基础投资的问题,他说:“现在我们设备有投资、测风有投资、运输都有投资、基础建设投资我认为太弱,道路要修好,欧洲几个国家,风电厂附近道路很好,都是水泥地。另外还要建立完善、完整的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体系,通用化、标准化、系统化。不然有的地方买这个厂风电设备,不到三年这个厂找不到,这个风电设备谁来修?”
而在风电并网难,风电产业发展与电网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上,与会人士均表示,这需要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支持。
政策稳定前景广阔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虎博士认为,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有着比较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在政策上面比较稳定。在谈到有关风电发展的政策问题时,高虎说:“我们现在基本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体系,包括电价、费用分摊等等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框架,在这样政策框架支持下,我们国家可再生能源空前扩大,在投资和设备制造有了明显的改善。”
对于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高虎充满信心。他说:“总的来看,我觉得我们国家风电发展有比较好的预期,有稳定的政策导向,还有庞大的市场追求。”
他还提到了我国风电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我们整个风电产业发展方向有几个方面,一个资源评价工作需要加强,包括千瓦规划工作,以及更加微观评价都需要加强。另外电网建设需要跟得上,海上风电是发展大的方向,大家提到风电标准,国家有七十多家风电设备制造商,现在技术门槛和五年前技术门槛显然不一样,随着产业发展,这种标准体系建立是不可避免。”
周鹤良认为,在发展风电产业方面,我国应该陆上优先,海上示范,稳步推进。
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整个针对客户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系统解决方案!